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三轮汽车,至此开启了长达百年的代步工具的革命。如今汽车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历经一百余年的演变四轮汽车替代了最初的三轮汽车得到了普及,除了第一辆三轮汽车被冠以革命性转折的历史意义以外,百年来相对四轮汽车的日新月异,三轮汽车可谓是发展缓慢,不过好在虽然发展缓慢,但三轮汽车却并没有离我们远去。
虽然在这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品牌坚持着制作三轮汽车,但三轮汽车的发展历程并不像四轮汽车那样顺风顺水,明明是先入为主的设计却为什么退居成了“非主流”呢?
事实上三轮汽车与四轮汽车在直行时可能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会由于车身质量上的优势能够略胜一筹,不过当遇到急转弯时二者的区别就可谓是天差地别。当惯性和向心力不足以提供摩擦力时,转向侧的车轮转型半径变小,三轮汽车由于只有三轮支撑,没有四轮汽车的抓地性稳固,因此在急转时极易发生转向侧车轮侧滑甚至是悬空,导致侧翻。
相比三轮的不稳定型,人们更愿意接受稳固的四轮,四个车轮的存在确保了车辆配重的平衡,因此在急转过程中车辆的中心转移程度要比三轮汽车小很多,重心的稳定,翻转半径的增大使车身的稳定程度有效得到了提高,因此尽管是三轮汽车先入为主,但相比三轮支撑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路面状况的限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在百余年前科技并不发达的时候,可以说三轮汽车退居“非主流”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也许很多人要不解地问,既然四轮汽车如此稳固,为什么卡尔本茨会将第一辆汽车设计成三轮呢?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的第一辆内燃机汽车,卡尔本茨在造车之前可谓是前无古人,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必然是艰难的,没有能够参考和效仿的事物,也没有生产率高效的现代化工业的支持。凭借中古时代的马车结构,以车轮替代马匹保持车身稳定,再用内燃机动力替代畜力,这是当时能够构想出的唯一办法,更何况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减少一个车轮更意味着结构的简化和控制系统的便捷。从第一代汽车的图片资料上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那种粗糙的转向系统是根本不可能支撑两个前轮的。